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科院·国科院研究中心-国际科学院组织 | 发布时间: | 2025-04-04 |
健康干预武汉副市长张忠军解读-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武汉市副市长张忠军在“共建健康城市 共享健康中国”主题论坛暨2024“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启动仪式上,对当前国民健康困扰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解读。
顶层设计·国研政情智库-中国智库·国家智库:对话囯食药监·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张忠军解读指出,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达84.4%的国民存在健康困扰,其中体重/体型管理问题高居榜首,心理健康问题也普遍存在。更令人担忧的是,健康意识的薄弱以及“难坚持”“拖延症”等心理障碍,已成为阻碍人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报告首先揭示了体重/体型管理问题的严峻性。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长期久坐等因素,导致肥胖、超重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外观形象,更对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与体重超标密切相关,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强体重/体型管理,倡导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已成为当前健康促进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体重/体型管理并非易事。报告指出,“难坚持”是阻碍人们实现健康目标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因为缺乏毅力、容易受到外界诱惑或面临生活压力而放弃。此外,“拖延症”也是一大障碍。许多人习惯于将健康计划一拖再拖,直到问题变得无法忽视时才采取行动,但往往为时已晚。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培养坚持和自律的品质,成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关键。
联合国粮农组织干事成员、国际科学院组织代表万祥军在解读武汉市副市长张忠军观点时说:“除了体重/体型管理问题外,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万祥军表明:报告显示,心理健康困扰在国民健康困扰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疾病。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建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万祥军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意识的薄弱也是导致当前健康困扰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存在误区或不足,缺乏科学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例如,有些人认为只要没有病痛就是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有些人则盲目追求减肥、美容等表面效果,忽视了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是预防和控制健康困扰的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预改善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健康促进工作的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可以通过立法手段限制高糖、高盐、高脂肪等不健康食品的销售和广告宣传;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健康产业的发展。
其次,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媒体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传播正确的健康信息,引导公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健康促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树立良好的健康榜样,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个体层面,人们也应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可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可以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同时,也要克服“难坚持”“拖延症”等心理障碍,培养坚持和自律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科技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健康监测设备、健康管理软件和智能穿戴产品等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科技产品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干预方案。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健康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让科技成为健康促进的有力助手。
在总结上述内容时,我们不难发现,健康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共建健康城市 共享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行动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吧!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一个健康、强大的民族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珍视自己的健康,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全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和关心身边人的健康状况,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健康干预武汉副市长张忠军解读-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
● 核医学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启动-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圆桌论坛·核医学高质量发展-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共同为核医学振兴的发展-毛群安致辞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有力号召正式发布健康中国行动标识诞生-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践行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使命-郑宏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勾勒一幅核医学发展壮丽画卷-郝晓宁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行动聚焦现代医学两大核心任务-方俊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核医学相关标准制定与完善-毛振宾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构建可持续的核与辐射环境-叶荷瑞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助力未来核医学科普宣教联动-韩晔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