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 中国新闻采编网 | 发布者: | 关注好时代网 | 发布时间: | 2016-08-16 |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张子宇 关注好时代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自2012年第二次入主永田町首相官邸后,安倍晋三至少扭转了日本一年换一个首相的外界印象。8月3日,在自民党成功赢得第24届参议院选举,保证了执政地位后,作为自民党总裁的安倍公布了新内阁名单,为长期执政进行了布局,安倍的自民党总裁任期一直到2018年。
然而,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社会对安倍的最终评价还是会基于其经济成绩。以日本历史上第三大、安倍政权时代第一大规模的刺激金额为标志,安倍经济学又开始了第二次冲击。
不过,鉴于过去“先扬后抑”的经验,加之日本列岛又逢史上少见的极端酷暑,对于忙于避暑休假的普通日本民众来说,安倍经济学第三阶段能带来的兴奋感恐怕还比不上由现象级AR手机游戏带来的“口袋妖怪经济学”。
“直升机撒钱”
早在自民党大选胜利之前,外界就有猜测安倍经济学的大规模刺激又将到来。7月1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安倍的特别顾问滨田宏一透露,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安倍晋三举行面对面会谈,并鼓励他继续执行刺激政策,伯南克希望日本政府贯彻安倍经济学,结束通缩循环。滨田宏一是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和安倍私交极好。
据滨田宏一透露,当时安倍晋三对到访的伯南克表示,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举措已经奏效,如果日本加大财政支出,安倍经济学将取得更好的成效。外界普遍预计安倍今年秋季将制定出一套规模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据安倍的助理和政府官员透露,这套刺激计划的规模可能超过10万亿日元。
8月2日,日本公布了规模达28.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6万亿元)的“实现对未来投资的经济刺激对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临时内阁会议上强调,“将进行开创未来的投资,开启强有力的开端”。刺激对策的规模达到日本史上第三大,在安倍政权成为最大规模。
这28.1万亿日元中,国家和地方的直接财政支出达到7.5万亿日元。4万亿日元来自2016年度的第2次补充预算案,其余来自2017年度的最初预算案等。安倍政权希望,能够通过这笔巨大的预算,达到将2016-2017年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推高1.3%,达到600兆日元的目标。安倍自己则表示:“安倍经济学正在向第2阶段转移。以‘1亿总活跃社会’为目标”,提倡强大经济等新“3支箭”。
在敲定经济对策之后,财务相麻生太郎与日本银行(央行)总裁黑田东彦举行会晤,确认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为了稳定地推行安倍经济学,在安倍新内阁中,和经济相关的重要职位,包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和日本经济财政再生大臣石原伸晃等核心内阁成员留任。
庞大的财政支出,很多还是瞄准基建方面,比如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大兴土木,也包括修建从东京到大阪的磁悬浮中央新干线延伸段这种长期项目。
甚至还包括直接给低收入者发红包这样看似粗暴的政策,初步的决定是,对低收入者发放1.5万日元(约合959元人民币)的方针。发放对象为2200万人。虽然已经有被戏谑为“直升机撒钱”,但当中最激进的举措,即日本央行印钞,直接从日本政府购买国债,从而为政府财政开支提供资金,并没有成为现实。可见还是有所保留。
由于财源不足,日本政府将增加借款(建设国债)来开展公共项目。对安倍来说,虽然他极力展示有很多“大型对策”, 但在日本这样一个已经高度成熟的国家,无论是修修补补式的基建投资,还是直接给穷人“发红包”,都不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支箭”落空
“没有充分的经济成果”,针对过去几年安倍经济学的执行和效果,《日本经济新闻》等日媒使用这样的评价。
《经济学人》杂志亚洲版则以封面报道评价安倍经济学“三支箭”落空,但其高调仍然值得学习。
回溯到2012年,再次成为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提出“大胆的金融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唤起民间投资的成长战略”,这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
安倍希望让日本重回通胀之路,让日本的物价重新上涨,争取通胀2%的目标。其逻辑在于, 只有实现通胀,企业才能增益;企业增益才能增加员工报酬、提高国民生活水准而刺激消费,形成经济好循环;有了经济好循环,才能保障养老金、医疗制度等社会福利,让所有国民受惠。
在从1990年代到21世纪的现在,除了被称为平成景气的短暂时间以外,日本都处于通缩、零利率乃至负利率(正是在2016年出现的)的状态。简而言之的状态就是房价腰斩(相对于泡沫经济最高潮)、物价几十年不变甚至略有下跌,相对的工资收入等也在下跌。
虽然,这种不景气的状态,可以说挤干了泡沫经济时代的泡沫,老百姓也不能说没有安居乐业,但宏观经济总是给外界一潭死水的感觉,企业的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熟悉的日企或是被中国等新兴国家收购,或是干脆退出主流市场竞争。席卷全球的互联网经济中,日本也没有显眼的角色。
在开始阶段,安倍经济学产生了一些效果。2014年日本消费税从5%提升到8%,物价开始小幅度上涨,部分企业也给员工涨薪,东京股市一路高涨,随着日元不断贬值,出口的情况也有所好转。2012年和2013年,日本GDP小幅增长了1.8%和1.6%。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国内个人消费始终不振,对外出口也没有特别的好转,安倍经济学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日元的贬值幅度受到冲击,从2015年底开始,又重新上涨。根据2016年春季日本政府发布的统计报告,2015年第四季度,扣除物价变动影响,日本实质GDP比第三季度减少0.4%,换算年率为减少1.4%,这是两季度来,日本经济再报负增长。其中个人消费减0.8%、出口减0.9%、企业设备投资增1.4%等,综合成负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近期公布了对日本经济的年度审查报告。报告分析现状称,经济增长、整顿财政、物价上涨的目标都没有如期实现,推迟消费税增税等政策不明朗情况加剧。报告就安倍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安倍经济学”提议称“正面临分岔口,需要大胆改良”。
报道称,安倍政府的目标是除去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2%,但是IMF预测日本2016年为0.3%、2017年除去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后为 0.1%。除个人消费疲软外,报告估计近期日元升值会拖累出口和投资,并指出中长期将保持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差不多的0.5%左右的低增长。报告认为财政“负有巨额公债,没有可能持续”,指出2020年度实现国家和地方基础财政收支盈余的目标“在现状下无望达成”。
日本《朝日新闻》近期的民调显示,对于安倍经济学,55%的受访群众认为“需要重新审视”,远超过28%“应进一步推进”的意见。围绕安倍的经济政策,受访民众的自民党支持者中,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占52%,多于33%“需要重新审视”的意见。然而,同一问题却在无党派倾向的人士中出现反转,认为“应进一步推进”的受访者有16%,而“需要重新审视”的意见则达到60%。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菅野干雄写道:“不管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手段都很有限,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面对经济低迷的真正原因…… 家庭消费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与暂时性的直升机撒钱政策相比,纠正社会保障和税制的扭曲、建立能看清将来的环境更有道理……‘安倍政权仅从短期看问题’这一评价已在经济部门和经济学家中扎根。在已经打下坚如磐石的政治基础的今天,安倍应该静下心来,致力于推进瞄准将来的改革。”
不生孩子,日本无解
或许,从日本的问题来说,如果不能解决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什么样的经济学恐怕都释放不了洪荒之力。
最直接的结构性问题就是人口的减少和严重老龄化。根据日本总务省实施的人口调查,2016年1月1日,日本总人口较前一年减少了约27万人,这是1968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大数字。日本总人口已经降至1.2589亿人,连续7年呈现递减趋势。
其中,65岁以上居民占总人口26.59%的比例,而东京、名古屋、关西这3大都市圈的占总人口比例则为51.23%,两个数据均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种种迹象显示老龄化与都市地区人口集中的现象正在加剧。
人口的下降直接的压力就是消费市场的萎缩和就业人口的下降。与其他国家的为失业率苦恼相比,日本的问题是企业普遍面临人手不足的状况。根据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2.1%的企业表示人手不足,其中93.3%的企业出现了休假减少、人际关系恶化等对职场的负面影响。出现人手不足问题的企业中61.9%采取了放宽招人条件、招聘时提高工资等应对措施,但回答因此成功缓解人手不足情况的企业仅为40.2%。机构负责人指出:“人手不足导致职场环境正在恶化。甚至还出现了因持续长时间劳动无法获得休假导致员工离职等恶性循环。”
老龄化构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在日本社会中,口齿都不太清晰、却依然在工作的老人随处可见。老年尿布的销量超过了婴儿尿布。可以想象,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日本社会虽然会保持一种平和的状态,但会越来越缺乏活力。
目前,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在50年后把人口维持在1亿。安倍新政权的3大目标中,除了600兆日元的GDP目标外,另外两个均和人口有关,分别是1.8的人口出生率和介护(病障人士的看护)零离职率。能不能达成,没有人有把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日本社会是不太可能实现“1亿总活跃”。各种刺激政策,也只能是一时的应付。
28万亿难解结构性 “三支箭”落空安倍经济学直升机式撒钱
● 核医学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启动-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圆桌论坛·核医学高质量发展-万祥军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共同为核医学振兴的发展-毛群安致辞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有力号召正式发布健康中国行动标识诞生-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践行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使命-郑宏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勾勒一幅核医学发展壮丽画卷-郝晓宁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行动聚焦现代医学两大核心任务-方俊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核医学相关标准制定与完善-毛振宾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构建可持续的核与辐射环境-叶荷瑞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
● 助力未来核医学科普宣教联动-韩晔 | 国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5-04-04) |